您好,欢迎来到爱企巴巴!
客服热线:400-698-1988
所有产品分类

施耐德电气张宗明:一体化配电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获得“看得见”的价值

  2020-12-04 阅读:152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找到更有力度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零碳社会”进程,已成为必选动作。

其实,对于企业而言,追求利润和绿色发展从来都不应该是一对反义词。在电气新世界里,数字化与电气化的融合,让两者不但不会对立,反而更可以实现相辅相成。

作为能源管理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一直致力于在电气化的世界里,用数字化技术助力各行各业实现节能增效,帮助企业真正获得“看得见”的价值。

数字化是能效管理的利器

持续提高能效管理水平已成为各行业通向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楼宇行业为例,全球约4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楼宇,又有超过30%的楼宇空间被浪费。能效管理能够有效帮助企业节能降耗、降低碳排放。

中国目前有大量的存量基础设施需要更新改造以降低能耗。一些企业虽然想去实现绿色目标,但却苦于没有门路。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数字能效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张宗明认为,在节能化、电气化、低碳化的大趋势下,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都亟需用数字化技术来武装能效管理。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数字能效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张宗明

一方面,数字化可以在技术层面提升企业的整体运维效率。

“正所谓人算不如‘云算’,人控制不如机器控制。传统模式下,管理者通常会配备数十位甚至更多的人员来维护大量的设备设施,但即使如此,面对可能多达几十万个传感器采集点,人工也显得力不从心,而且会带来巨大的运维成本。与之相比,机器则拥有高速运转的头脑和不知疲倦的精力,能够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快速地找到问题所在,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措施。”张宗明解释道。

另一方面,数字化可以帮助企业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开拓外部市场。

“比如,电气企业在配电业务中不仅能够立足原有业务,分销商可以不只做传统产品的物流覆盖,而是提供从产品物流、方案设计再到轻量化系统的连接和服务,转型成为“智能配电系统服务商”;成套厂可以不只局限于成套设备销售,而是从设备硬件的采购、盘柜制造开始,兼顾系统方案的集成、调试、交付和升级,转型成为‘智能配电方案提供商’。 ”张宗明这样举例说明。

他强调,无论是技术助推的生产力的提升,还是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外部市场的开拓,都是帮助企业挣脱“内卷化”旋涡的关键。

从“群雄割据”到 “大一统”

当前,越来越多个性化需求逐渐涌现,这也让智能化系统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比如不少商业建筑开始采用智能化的暖通和灯光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人流量和氛围来调节空调温度和灯光色彩;数据中心可以利用更加智能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去统一管理分散在不同区域的电力设施等等。

然而,在建筑变得更加“以人为本”的同时,作为底层支撑的配电系统也越发复杂,能耗日渐增大。

张宗明详细解释道:“有很多目光长远的运营者早已意识到了能效管理的重要性,也采取了相应的数字化手段,然而往往效果却不如预期,由此产生内卷效应,形成不可持续发展。有的企业在局部节能方面做得很好,但是最后却发现总体能耗成本并没有下降,这是因为传统的配电系统建设往往是中压、低压、强电、弱电分别招标,导致各个系统之间的“各自为政”,无法真正地实现互联互通。”

这种局面就如同“群雄割据”的时代,天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各个诸侯国之间沟通,才能了解整个国家的情况;而诸侯国之间也无法通过良好的贸易往来形成合力,共同助推国家经济的发展。对应到配电系统,就是管理者既无法轻松地掌握整个企业内部的整体能耗,同时各个系统之间也无法形成协同效应。

面对上述困境,施耐德电气基于EcoStruxure架构的独特的中低压和强弱电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够通过IT和OT的融合,帮助客户完成配电世界的“大一统”。

其中,中低压一体化可保证供电连续性和电能质量,并实现系统的预防性运维;“强弱电一体化”则更侧重于对建筑能耗、环境舒适度和通讯便捷度的优化——这也是施耐德电气解决方案和竞争对手相比最大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之一。

为什么施耐德电气如此看重“一体化”?“这是因为一体化本质上是一种完全站在用户的角度,想其所想,思其所痛的场景友好型解决方案——不只给用户交付一套冷冰冰的设备,而是设想他们在实际场景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症下药。”张宗明强调。

首先,终端用户最在意供电连续性,他们不需要来自15个系统的警告,而是需要一个中低压、强弱电一体化的完整系统来告诉他究竟是哪里发生了故障;第二,终端用户担心高能耗和高成本,只有对从强电到弱电,从配电到用电有全局、通盘的了解,才能进行有效的分析、对比和治理;最后,在运维人员成本增高以及招聘难的背景下,如果能够通过一个APP而不是多个平台来进行全局管理,自然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和成本。

目前,施耐德电气正在不断完善与升级基于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的,以中低压一体化及强弱电一体化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特别是在今年又继续加强了对软件产品的创新与应用,以PME电能管理专家平台、PSO电力监控系统、FE千里眼运维专家等为代表的一系列边缘控制软件,通过对从中压、低压到终端配电数据的整合实现彻底打通,并深度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可行性建议,更是加强了企业“就近”解决不同场景问题的能力,更加快速地做出故障处理、能效改善等操作,让更多行业的客户能够尽享有弹性、超高效、可持续且以人为本的价值。

基于这一方式,施耐德电气在全球已为众多客户提供了服务,并创造价值。

其中,在与太古地产北京颐堤港项目的合作中,施耐德电气通过EcoStruxure三层架构一次性满足客户全部需求:能源数据采集,就地运行团队的现场监控管理及跨多系统数据整合,集团层面的数字化能效管理及智能能源诊断分析。由此,太古地产集团可以随时获取子项目的KPI信息,项目运行团队也可获取各类能效优化解决方案,真正实现用数据驱动节能、改善可持续行为。

在京城大厦的改造中,施耐德电气则通过提供强弱电一体化解决方案,对大楼内的配电系统和楼宇控制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并利用统一架构的软件及云平台对能源与设备、人员操作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可视化管理,有效提高能效节约成本,帮助客户实现80%的故障问题能够得到远程解决,超过“计划检修降低3成”的计划目标,并预计可实现有效节能20%以上。

一花独放迎不来数字化的春天

施耐德电气自身就是全球能效管理第一阵营的企业。通过开展三项全新行动,施耐德电气积极践行其在碳中和方面作出的承诺:(1)将公司及业务生态系统全面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提前五年至2025年,原计划的目标时间为2030年;(2)到2030年在运营层面实现净排放为零的目标,并将此作为既定的科学减碳目标(Science based Targets)的一部分;(3)到2050年实现供应链净排放为零。

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数字化变革是一项颠覆性的全局工程,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仅凭一己之力去包揽所有事情,因此生态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圈中,各家企业能够相互赋能,就如同花朵之间相互授粉,共同迎接数字化的春天。

“打造生态圈是施耐德电气本土化战略的延伸,并一直践行至今。”张宗明特别指出,“施耐德电气不但致力于将创新的产品技术分享给国内用户,也在将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行业知识引进来,这更加有利于行业的整体进步。”

具体来说,施耐德电气持续基于EcoXpert合作伙伴计划,在构建生态的过程中着力采取了三大策略:第一是人才培养,即通过成立智能配电工程应用大学,整合所有基本的数字化知识、通讯知识、产品知识和硬件软件相关知识,构建智能配电完善的知识体系,帮助行业培养高端人才;第二是技术赋能,也就是基于合作伙伴的需求和对市场的深度洞察,开发应用于更多领域、更多场景、更多需求的定制化应用模块,以此为合作伙伴带来更丰富、更便捷的数字化方案;第三是创新支持,施耐德电气的智能配电实验室将从技术实践、方案集成、落地实施到运维服务等多个项目阶段,为业内合作伙伴提供全面创新实验的土壤,助力更多伙伴完善智能配电业务的动态闭环,提升与最终客户的粘性,从而实现全面共赢。

面向未来,随着气候问题的加剧,以及我国碳中和目标日期的迫近,各个行业的各类型建筑设施,都将在设计建设、能效管理、运营维护甚至改造扩建等环节面临更大的能效挑战。作为能源管理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始终相信,充分融合数字化与电气化,将创造出一个电气新世界。基于EcoStruxure架构,以中低压一体化及强弱电一体化为核心,通过在互联互通的产品,边缘控制软件,应用分析与服务三个层面的创新,施耐德电气不断完善整体解决方案,深耕数据价值,实现电力设备连接、系统架构、应用场景的全面覆盖,同时携手更多合作伙伴,让更多行业客户获得“看得见”的价值,共赢绿色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爱企巴巴